如何管好班上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课堂纪律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含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这三层意思概括出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
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教师促成的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在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以容请注明定面来源于经芝半士回答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
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
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
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
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
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三)自我促成的纪律所谓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分水外关条很者计九色认己更研拉满照。
(四)任务促成的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
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
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
子力都外社比革别队门增,权再目空越持半劳识。
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过分类。
例如,美国的威克曼(E。
K。
Wickman)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
奎伊(H。
C。
Quay)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
此外,布罗菲(Brophy)和罗尔肯帕(Rohrkemper)1981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有一定新颖性,他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类:(1)属于教师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使教师的要求受挫,从而引起教师的不快或烦恼;(2)属于学生的问题:由于意外事件或他人(除教师外)的干扰,学生的要求受到挫折;(3)师生共有的问题:师生彼此使对方的要求和目标受到相同程度的挫折。
这一分类最引人注意和具有启发意义的地方是将教师的问题行为也列入其中,实际上,课堂上的不少问题行为的确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如教师粗暴的态度,对学生频繁的训斥等都会引发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这方面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
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
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
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1。
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
这些因素主要是:挫折。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寻求注意。
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性别特征。
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人格因素。
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
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
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生理因素。
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常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方面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略。
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过度活动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简称MBD)造成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掌握控制冲动的方法。
2。
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调整。
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教学不当。
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教学不当可以引起课堂问题行为,这一结论已经在布罗菲和普特南(Put-nam)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
管理不当。
这可能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
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
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
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丧失威信。
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师是很难管好课堂的,丧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威信下降。
一般说来,以下行为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丧失威信:(1)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不好。
(2)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上课懒懒散散。
(3)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
(4)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
(5)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
(6)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
(7)带有偏见,处事不公。
3。
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有的研究发现,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
教学环境各种因素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已在有关章节中详细阐述过,此处不再展开。
三、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
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二)及时巩固课堂管理制度一旦形成了课堂管理规则,就要及时反复巩固它,必要时还要加以修正。
巩固管理制度的教师行为主要有:(1)认真监控。
指教师应仔细认真地观察课堂活动,讲课时应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做作业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
善于指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2)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
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
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
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3)灵活运用奖惩手段。
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例如教师表情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课后留校,暂停听课,送校长室等。
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三是惩罚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体罚学生。
(三)降低课堂焦虑水平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
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必要的。
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
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宣泄出来。
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
课堂中不仅存在着学生的焦虑,教师也会产生焦虑。
通常情况下,课堂纪律问题是引起教师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于是常常采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
这样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焦虑。
实际上,能否维持好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如果能真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要求,讲求工作方法,学生反过来会维护、支持教师的工作,课堂纪律就容易维持,教师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课堂管理效率会得到相应提高。
(四)实行行为矫正,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行为矫正的方法比较适合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爱讲话、好动等行为。
行为矫正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1)确定需矫正的问题行为;(2)制定矫正目标;(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4)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5)以良好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
从这一点看,心理辅导是从内而外地做工作,它不像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因而比较适合于调整比较复杂的问题行为。
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
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