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代人赋写的是什么时节
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代人赋:代他人书写赋:是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未经百科回四答允许不三得转载七本文内级容,否则将视为候侵权全词:人要出机好事明角被七压阶,节况叫何层属火红。
鹧鸪天·代人赋也得四间意边九决则压群省值划养。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释义:田间路旁,桑树柔软的新枝上绽出了嫩芽,东边邻居家的蚕种已孵出了小蚕。
平坦的山脊上长满了细草,有小黄牛在哞哞地叫,夕阳斜照着春寒时节的林间,树上点缀着几只傍晚的乌鸦。
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着青布酒幌子处有卖酒的人家。
城市中的桃花李花虽则华丽,但害怕风雨吹打,只有长满了溪边的荞菜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春天。
创作背景: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带湖。
词题是“代人赋”,表明集会时某人不善诗词,请作者代作。
若按所赋的内容,则此篇所写,应当是“春日即事”或“乡间所见”,为作者寓居带湖期间的作品。
随着退闲时间的推移,作者对农村的观察体验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也在逐步加深,作者已经习惯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渐渐把自己融入到淳朴的农民人群之中,同时更加感到城市生活特别是官场生涯的纷扰和嚣乱,这首词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美芹十论》等,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