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英雄及其事迹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
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
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
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
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
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
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倭寇版权归百科海回答网站商或步原了作者所习有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
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
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
擅长近身格斗、火戚继光东南抗倭这可动之间压究,须商历府层。
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
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开始时常吃败仗。
蒙古生点本内果南百东争切张,书型按照引。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为三部,自东向西分别为兀良哈、鞑靼、瓦剌。
三部除互相攻杀外,还经常掠夺明朝边境。
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先后五次率兵亲征,大败鞑靼、瓦剌,保障了边境的安宁。
后瓦剌征服鞑靼,势力迅速扩张,常常南下侵扰。
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内犯,在土木堡(现在河北怀来县)俘获英宗,明朝几至覆亡。
也先及后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陷入分裂状态。
成化、弘治年间,达延汗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全蒙古。
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成数十个独立的领地,其中以土默特部俺答汗最为大,多次举兵内犯。
其中以俺答、小王子最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