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的女人林夕
吸烟的女人 raidas《吸烟的女人》比较大众化路线,没有个人风格——有读者在报刊上这样评说,笔者是很不同意的。
事实上,一般人觉得《吸烟的女人》易上口,是音乐旋律和内里的一两句歌词,可是又有多少个乐迷能完全了解《吸烟的女人》的歌词内容?记得去年(1986)尾,笔者就亲耳听过香港电台的张文新在一个研讨新进词人的节目上,大嚷:「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甚麼?那是指看不懂《吸烟的女人》的歌词啊!整个八十年代前期,笔者都有接触林夕的作品,包括他未成名前写的许多旧曲新词,拿这些与《吸烟的女人》来比较,就可以看出这词完全是他未成名时的写作风格的延续。
版权归百科回答网站无或设原作者往毛所委有《吸烟的女人》歌词里,许多句子的句意都是稠密得很的:谁人想发现,身边满是告示。
艳丽眼睛看着红灯,三种抉择,偏偏要等灯光变换迷阵。
在下度电新命将规况布容。
这些都正是林夕最擅长的写法,以敏锐的触觉捕捉客观事物的特徵和外延意义,并以之作为主角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的投射。
所以,若说林夕的《吸烟的女人》没有自己的风格,实在很不同意!时多当合事命条任处,速示名林响价严。
笔者反是认为,拿 Raidas 的第一张唱片《吸烟的女人》和第二张唱片《传说》相比,会发觉第二张唱片里,林夕所写的歌词容易明白一点,这相信是林夕开始明白,流行曲不是唱给少数人听的,故此在保持高密度的语意的风格的同时,也应该力求让多一点歌迷能了解他的词作。
这并非是林夕说的,而是听前辈卢国沾叙述的,一次林夕问卢前辈对《吸烟的女人》的意见,卢国沾说:「差了一点东西!」林夕追问时,他才说道:「你想告诉听众一些甚麼呢?」言下之意,是《吸烟的女人》并没有做点题的工夫。
於是,《传说》大碟中,林夕就经常注意要为歌词点题,《传说》是「盟誓永守地老天荒以身盼待早已变成绝世传奇事」,《别人的歌》是「别人的歌,别人风光,藏着我一生痛楚。
」……从《吸烟的女人》到《传说》,林夕的词风其实已起了变化,变得疏宕了一点,容易让羣众明白了一点,但浅中仍见深。
歌词:曲:黄耀光词:林夕独自驾车与寂寥随处荡她惯了靠吸烟替代独自谈话墨绿眼镜隔绝阳光不想远望不需暖光因她拒绝期望就让一支烟点起一张很想见的脸冷冷车厢里只得这口烟让上升的烟织出一张摸不到的脸模糊的故事倒映倒后镜内淡绿衬衫衬着红黄灯号车里暗笑的她会淡没在长路艳丽眼睛看着红灯三种抉择偏偏要等灯光变换迷阵就让一支烟烧出一早封锁了的梦最理想的戏车厢里上演让上升的烟遮掩窗边不想见的路谁人想发现身边满是告示不断吐烟因她一早已习惯将冷却了的烟去用力弄熄不断吐烟因她不想去习惯剥去了镜框看命运在转弯拼命循环不断驾车因她一心要遇到可以变化的街永没路牌